丙火生於戌月已入深秋,陰氣漸重,丙火入墓,墓者如日落地平線下,其光倒映而上,雖有餘暉,氣極微弱,最忌土晦,必須用甲木同時亦需火力之助。
丙火的地支十二長生運程是這樣的:長生在寅;沐浴在卯;冠帶在辰;臨官在巳;帝旺在午;衰在未;病在申;死在酉;墓在戌;絕在亥;胎在子;養在醜。(陽幹順行)
滴天髓論丙火:
丙火猛烈,欺霜侮雪。能煅庚金,逢辛反怯。土眾成慈,水猖顯節。虎馬犬鄉,甲木若來,必當焚滅(一本作虎馬犬鄉,甲來成滅)。
原注:火也,丙火灼陽之至,故猛烈,不畏秋而欺霜,不畏冬而侮雪。庚金雖頑,力能煅之,辛金本柔,合而反弱。土其子也,見戊己多而成慈愛之德;水其君也,遇壬癸旺而顯忠節之風。至於未遂炎上之性,而遇寅午戌三位者,露甲木則燥而焚滅也。
任氏曰:丙乃純陽之火,其勢猛烈,欺霜侮雪,有除寒解凍之功。能煅庚金,遇**而施克伐也;逢辛反怯,合柔順而寓和平也。土眾成慈,不凌下也;水猖顯節,不援上也。虎馬犬鄉者,支坐寅午戌,火勢已過於猛烈,若再見甲木來生,轉致焚滅也。由此論之,洩其威,須用己土;遏其焰,必要壬水;順其性,還須辛金。己土卑溼之體,能收元陽之氣;戊土高燥,見丙火而焦坼矣。壬水剛中之德,能制暴烈之火;癸水陰柔,逢丙火而涸乾矣。辛金柔軟之物,明作合而相親,暗化水而相濟;庚金剛健,剛又逢剛,勢不兩立。此雖舉五行而論,然世事人情,何莫不然。
窮通寶鑑論丙火:
丙生春夏用壬庚,戍月甲先壬為輔,亥子月用甲戊庚,丑月已先輔壬甲。
淵海子平論丙火:
丙火明明一太陽,原從正大立綱常,
洪水不獨窺千里,巨焰猶能遍八荒,
出世肯為浮木子,傳生不作溼泥娘,
江湖宛水安能克,惟怕成林木作殃。
九月丙火
九月丙火愈衰,忌土晦光,先用甲木,次取壬水。
丙火至九月,為墓地之火,最易為土晦光,而亦最忌晦光,見壬水,如太陽落於地平線下餘光從江湖波浪中返映而上,分外光輝,故先取甲木製土,再用壬水輔映。甲壬兩透,科甲有準,富貴非凡,若無壬輔丙資甲,得癸透幹,亦主異途顯達,壬癸藏支,貢監而已,甲藏壬透,無庚破甲,可許秀才,或庚困木戊困水,定是庸才,無甲壬癸者下格。
九秋土燥木枯,用甲不能無水,壬癸水之用相同,但壬水兼有輔丙之功,癸水僅有潤木之用,故見之於徵驗,有不同耳。
或一派火土,雖不旺,亦自旱燥,如不離鄉過往,亦主流到老,或作僧道,可以優閒,加以無庚辛壬癸出幹者,貧而夭。
戌宮火之墓庫,與未月同為燥土,洩弱丙火之氣,如一造,戊戌,己未,丙戌,乙未。丙火不旺而旱燥,乃離庚出世之命,柱無庚辛壬癸救濟,終為貧夭也。
或支成火局,炎上失令,運入西方,貧乏異常,不顧妻子。
九月丙火入墓,炎上非其時,凡炎上格必須行東南運,合於炎上之性,則吉。(見上五月節)執行西北,即得時成格,亦難發達,況失令乎。
或己土出幹,甲木不透,雖有比肩助身,難制當權之土,無用人也。
九月土燥而重,必須以水潤甲木為用,無壬癸甲,雖丙火多見亦無益,用甲者水妻木子,用壬者金妻水子。
戊己出幹,必須用甲,去病為貴也,壬癸藏支為佐,火多而透,用壬癸制火潤土以滋甲,用壬癸為主,甲木製土為佐。
翻譯:戌月的丙火已然入墓。墓位猶如日落在地平線之下,其光芒倒映而上,雖然有餘暉,但是氣勢極其微弱。最忌諱有土來晦此火,必須用甲木輔有壬水,才可取貴。無壬水則用癸水,因為戌宮中火土亢燥,甲木容易枯凋,若無水來滋潤,則不能制土,因此壬癸二水都可為用。但是,壬水能輔陽光,兼能滋潤枯木,若甲壬兩透,則主富貴非凡。癸水僅能滋甲木,卻不可輔丙火生輝,因此見癸水出幹,主富貴均輕,且是異途所得。若壬癸二水藏於地支,或是壬透出甲藏地支,都主此人不過是儒秀而已,沒有富貴之命:若見庚金困木,戊土困水,則用神被傷,必定是庸才。若命造中無甲木,壬癸又不合外格,則為無用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