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的相士算命大致相似,也比較簡單、易學。而流傳於南方的稱骨算命術,就要費一番“功夫”,較為複雜。
那就是先要知道被算對象的生辰八字,即生於農曆的何年、何月、何日、何時。江湖術士就用五個表,即年、月、日、時、生人骨重表和重量含義表一個,互相查照,予以相加,然後得到被算人的總骨重量,最後從骨重含義表中查到相應的“命詞”,整個稱骨算命過程便完成了。
從這個方法中我們看出這只是從四格算命法引伸出來的一種方法。算命人是把它利八字算命法相結合來推出人的命運。李虛中發明算命之初,原是根據一個人出生年、月、日所碰上的干支進行推算的,由於推算的結果,相同的人實在太多,於是五代的徐子平才又加上時間的干支,從而奠定了四格算命法的八字推命基礎,可是這樣下來,據說只有五十一萬幾千種命,因此讓會上八字相同的人還是不少,更何況而今的十幾億人口了,八字相同的人虻更多了,並且在相同的八字中,有的還命運截然不同,判若涇渭,這就給算命先生出了不小的難題,儘管算命先生在這種情況面前會自圓其說,然而這畢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,對於這種難以解釋的現象,就是命書本身,也不得不作徹底的承認。
《三命通會》是明末以來最為權威的一本命書,它的作者育吾山人卻針對:差種情況感嘆道:“大貴人莫過帝王,考歷代創業之君,及明朝諸帝,無一合者。余嘗謂天下之大,兆民之眾,如此年、月、日、時、生者,豈無其人,然未必皆大貴人。要之天生大貴人,必有冥數氣運以主之,年、月、日、時多不足憑。”
其實,“冥數氣運以主之”是虛晃一槍的遁辭,只有“年、月、日、時多不足憑”一句,才是算命先生的甘苦之言。
也許有人覺得這麼一算,有的還確定是那麼回事。這是因為稱骨分量含義每種的四句話,大多是模稜兩可的話,怎麼理解都行,而且字的含義包括的範圍都很廣,有碰上某一方面與其相符的可能,這大概是其算命法算得準的奧秘所在。
這其中的唯心主義思想和宿命論是清楚可見。認為人的命運是生來老天爺就已決定準了的,後天是不能改變的,從你出生的那天起,那一瞬間你的一生就已定型了。你的命的輕重就已決定了你一生的生生死死、禍禍福福。這既沒有根據,也無科學可言。
這種方法認為一個人命的分量越輕,命運就越不好,而分量越重,命運就越好。還說什麼,作為女人的命一般最好不要超過五兩,如果超過五兩就會克夫,所以找對象首先要看看女子的命是否克夫。而男人最好是超過五兩,甚至更重,份量越重越是大福大貴,這純粹是舊的三綱五常三從四德輕視女人的反映,難道男人的命超過五兩就不克婦了嗎?
再說,一個人一生要經歷少說也有六七十年的時間吧,在這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會歷經滄桑,會經歷好多好多的事情,怎能憑它簡簡單單的四句話來下論斷呢,事業可否成功,身體是否健康,家庭是否美滿,主要是看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如何?而不是靠命裡注定。先天的從娘胎裡帶來的遺傳因素固然重要,但決定一個人一生命運,主要還在於後天的環境,如教育情況如何?這種誇大先天的命相的東西,是不可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