戊——為中性的土,向外抵制,高亢的、重鎮的,如山岳。戊土屬於霞土。本來土無專氣,仗火而生,霞無定體,借日而現。戊為霞土,五行屬陽土,位居中方,為勾陳。
戊為純陽之土,名為城垣之土,為萬物之司令,其性高亢質硬而向陽,生育萬物,故為陽土。
古人認為,“戊土為霞,土無專氣,依火以生。霞無定體,借日以生。知丙火之為日,則知戊土之為霞矣,是霞者El之餘也。El盡而霞將滅沒,火熄則土無生意,故謂之霞也。”知道了丙火為El的道理,就知道為什麼戊土屬於霞了。這是因為“霞者日之餘,日盡而霞將滅沒,火熄則土無生意”,所以把它稱為霞。當年大撓演納音五行之象,把戊午當做天上之火,原意就是這樣。
現代科學研究表明,朝霞和晚霞是陽光反射而形成。太陽由於運動發生電磁波振動,經過“以太”(傳播光粒子的媒介),產生波動,輻射出光和熱。電磁波的範圍很廣,可視光只占一小部分。地球外圍有一層大氣層,由無數的氣體分子、灰塵、小水滴組成。大氣層會反向陽光,把一部分光線分散,或是全部折射回去,色光的波長不等,黃、綠、青、紫等色遇到大氣層時被折射到別處(大氣層越厚,這些光線就被阻擋得越多)。而紅、橙色光波長較長,能穿透大氣層,直達地球表面。朝夕因陽光斜射,光要通過的大氣層比午時厚,黃、綠、青、紫等色幾乎全被大氣層阻擋,只剩下紅、橙色光射人,所以太陽、雲朵呈紅橙色。所以,戊土當指大氣層(有特定厚度者),其反射光線而呈現出彩霞的景象。大氣原是透明無色無味的,只有藉著光的反射,人才能感覺其存在。
《滴天髓》中曰:
戊土固重,既中且正。
靜翕動辟,萬物司命。
水潤物生,土燥物病。
若在艮坤,怕沖宜靜。
戊土非城牆堤岸之謂也,較己土高厚風燥,乃己土發源之地,得乎中氣而且正大矣。春夏則氣辟而生萬物,秋冬則氣翕而生萬物,故為萬物之司命也。其氣屬陽,喜潤不喜燥,坐寅怕申,坐申怕寅。蓋沖則根動,非地道之正也,故宜靜。
任氏日:戊為陽土,其氣固重,居中得正。春夏氣動而辟,則發生,秋冬氣靜而翕,則收藏,故為萬物之司命也。其氣高厚,生於春夏,火旺宜水潤之,則萬物發生,燥則物枯;生於秋冬,水多宜火暖之,則萬物化成,濕則物病。艮坤者,寅申之月也。春則受克,氣虛宜靜;秋則多洩,體薄怕沖。或坐寅申日,亦喜靜忌沖。又生四季月者,最喜庚申辛酉之金,秀氣流行,定為貴格,己土亦名。
土之性質,與木火金水不同,無專旺之時,而無時無刻不存在。土,雜氣也,無形之用,隨四時以流轉,戊為生旺進氣之土;混凝厚重,喻同堤防高阜。固重兩字,最足以形容戊土之性質。
春夏氣動而辟,土膏物盛。秋冬氣靜而翕,用息形藏無形之大用,為萬物之司命。戊土高亢,生於春夏,得水潤之,萬物以生,燥則物病。生於秋冬,宜火暖之,萬物化成,濕則物病。艮坤,即寅申也,土附火生寅,附水生甲,艮坤為土之生地而非旺地,四生之地皆忌衝動,土亦不能例外。
【戊土類象】
自然界:霞、大地、山丘、高坡、護岸、城池、政府、建築、房地產、收藏品、完成品、凸起物、停車場、倉庫、寺院、古董、舊物、塗料、磚瓦等。
人體:胃、鼻、皮膚、肌肉、脂肪。
人性像:忠厚、慢性、老成、生硬。
情形:其形為“方”。
【特質優點】
出生日子天干【本命元神】為戊的人,就像大地、岩石穩定不易變化的性質。
這種類型的人就像大地咸岩石那樣,豁達而穩重,屬於樂天派,嚴謹耿直,不好修飾。
還有,這種人考慮事情會很合情入理,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先鞏固基礎之後才會慢慢花時間去進行。
大地或岩石是不會突然發生變化,而是要經過長年累月、才會慢慢地變化。以這點來看就可以理解這一類人的心性。
由於這樣的性質,有時會錯過好機會,但是幸好本人也不會那麼後悔,因為他認為現在不錯就可以了。
但一旦認定一個作為、一個原則後,對任何人或事都會深信不疑。所以某種意義上,也可說這種人最頑固、難以溝通,也正因為如此,此類的人算是能員徹信念的人。
綜合說來,【本命元神】為戊土的人為人和善、重威情。所以常會幫助別人或成為別人商量的對象。
【特質缺點】
缺點是任性、過於以自我為中心。不知道是不得要領或腦筋頑固,以至欠缺融通性。
不會想去改變自己的行為、習慣或是自己的想法和原則。還有無法彈性地處理事情,易使生活變得單調、枯燥。
且「來者不拒、去者不追J對許多事情也比較不會主動積極去做的,所以往往會被人認為無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