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運干支管十年,是否天干地支各管五年?

大運干支管十年,是否天干地支各管五年?

  

一種流行盛廣的理論,就是大運干支各管五年。從徐子平的《淵海子平》開始,到萬明英的《三命通會》,以至後來的眾多古典四柱命學典籍,大多持有這種看法。

還存在著以下幾種不同看法:

 1、《三命通會》的作者萬民英雖然認為大運干支各管五年,但是:“前五年主要看天干兼看地支,後五年棄天干專看地支”。

2、《子平真詮》的作者沈孝瞻就始終堅持認為:天干地支各管五年。

3、《滴天髓》的註釋家,清朝著名命理學家任鐵樵就認為:干支共管十年,否則不驗。還有就是《滴天髓》的原著者,就認為:大運重支,流年重幹。

邵偉華先生的說法:“大運以大運干支管十年。前五年以幹佔70%為主,支佔有30%為輔;後五年以支佔70%為主,幹佔30%為輔”

《滴天髓》則講:“一運看十年,切勿上下截看。如上下截看,不論蓋頭截腳,則吉凶不驗矣”。(蓋頭就是天干克地支,截腳就是地支克天干)。

《滴天髓》的意思是說,天干和地支乃兩位一體,就像一個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不能分開,不能單獨論。

4、大運一柱干支每字各管事五年,天干管事地支也有三分作用,地支管事,天干也有三分影響力。比如壬午大運,地支午火會受到天干壬水的影響,因為水能克火,所以午火管事這五年中,火力至少要減去三分之一,同樣壬水管事的五年,會因午火蒸發而減少三分威力。又如庚子大運,庚金管事必因子水洩而金力減少,子水則因庚金生而增加水力。又如丁卯大運,丁運管事,卯木生丁火,丁火力強三分,如果卯木管事,因卯木生丁火自損自身木三分。又如庚申大運,雙方各受金助,其力倍增。

5、一步大運管十年,干支上下各分五年是沒有錯的,但是這裡面的分法也是有些竅門的,需要靈活運用。

假如大運干支同氣旺相,則不需要各分五年,比如:庚申,辛酉,甲寅,乙卯等,此類均可以十年同看。

當天幹在地支有根,干支相生,此類則要看其勢的強弱,干支有所側重。比如:丙寅,壬申等,此類則偏向乾重支輕,天干所影響的年份就更多些。

反之,天干生地支,天干在地支無根,比如:甲午,庚子等,此類則偏重地支,故而地支所佔年份更多些。

當干支互臨絕地,即蓋頭截腳大運,干支不同氣,比如:甲申,庚寅等,此類可以各分五年,因為五行彼此戰克,十年運勢起伏較大。

當大運與原局有雙衝雙合的情況出現時,則不去細分上下五年。比如:大運甲午,原局己未;或原局見庚子,此運十年不分。

當大執行至日主的墓庫運時,有兩種情況。一種是以日主天干行至地支的辰戌醜未運,則地支四墓庫五年可做墓庫運來論。另一種是出生在辰戌醜未月的陰日干,逢天干見癸,丁,辛,乙,可謂墓庫運,五年也可以分論。

也有很多不贊成大運干支各管五年的說法,其主要理由如下:

    1、大運地支代表行運方向。在歲運中起到的作用,幾乎類似原局中的月令,是能夠與原局匹配的最為關鍵的字,因為可以決定歲運與原局能夠實現平衡的關鍵。是歲運五行旺衰的主要來源,進而也會影響原局五行的旺衰;不僅具有極大的生克權,而且是行駛著充分的支配權,調動權。所以本人贊同《滴天髓》的說法:大運看地支。

    2、從干支五行力量來看,地支力量更大;

    因為天干發揮作用,主要是看是否在地支得地,或者通根;不然天干力量就不能正常發揮作用。地支則不同,地支可以直接與原局發揮出刑、衝、克、害、破、絕、墓的作用。

    3、大運干支是一體的,無法分割;